相关推荐
- 2023-07-18 12:46:21 李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理论意蕴
- 2023-07-18 12:46:21 党员干部如何深刻领悟“六个坚持”的理论品格
- 2023-07-18 12:46:21 全面把握坚持自信自立的深层意蕴
- 2023-07-18 12:46:21 【党课讲稿】牢牢把握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三重意蕴
- 2023-07-18 12:46:21 党课讲稿:牢牢把握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三重意蕴
- 2023-07-18 12:46:21 专题党课: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民至上的深层意蕴
- 2023-07-18 12:46:21 以系统思维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 2023-08-18 07:30:23 党课:“六个必须坚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最新成果
- 2023-07-18 12:46:21 【党课讲稿】“六个必须坚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最新成果
- 2023-07-22 18:55:43 党课讲稿:“六个必须坚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最新成果
- 2023-08-18 07:30:23 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2023-07-18 12:46:21 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0230105)
- 2024-08-29 13:12:11 如何深入把握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宣讲稿
- 2023-11-16 11:01:26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交流会上的发言
- 2025-05-27 10:51:03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交流会上的发言

李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理论意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恩格斯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发展,是“要无条件地掌握”的完整世界观。这一世界观方法论,既是实践概括、理论总结,也是精神反思的结果;既是认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是基于新时代发展实践的本体论,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提出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反映,深刻体现了贯穿这一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这一思想根本的政治立场、彻底的理论品格、独有的精神气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它们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贯穿体现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全部内容中,为我们把握好、运用好这一科学理论的思想精髓,进一步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提供了“金钥匙”。
一、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和新时代发展的实践逻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求解放的世界观,是人民的理论。人民至上是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丰富发展,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全过程各方面,集中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是接地气、有温度、得民心的科学理论。
人民至上全面体现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执政观。把江山与人民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创造,对马克思主义“江山”观、人民观具有原创性贡献。“至上”意味着最高、居于首位,是对人民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关系的集中揭示,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置于的高度和位置,也揭示了其与其他理论的根本不同。正像毛泽东曾讲过的,剥削阶级也讲“爱民”,但“他们讲‘爱民’是为了剥削,为了从老百姓身上榨取东西,这同喂牛差不多。喂牛做什么?牛除耕田之外,还有一种用场,就是能挤奶。剥削阶级的‘爱民’同爱牛差不多”。封建统治者的重民爱民不过是手段,他们居高临下,“爱民如子”,所谓为民只是一种施舍。商鞅把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比做铁工和铁、陶工和土。铁工和陶工把铁和土捏造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德国国王把人民称为自己的人民,正像他把马叫做自己的马一样。国王宣布人民是他的私有财产,只不过表明私有者就是国王。”尽管西方启蒙主义者宣扬人本主义,但是在私有制度下,其根本的关系不可能改变,民主选举只是为掌权而存在的工具,而掌权更多的是为了控制资本而非服务人民。而我们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共产党员则是人民的公仆,正像习近平一再强调的:“每一个共产党员,不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共产党人是在人民之中的,而不是在人民之外,更不是在人民之上的。一切为了人民是理之所在,更是情理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所在。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坚定的信仰,我们才能把人民置于心中,把人民利益摆到“至上”位置。“国民议会的会址是在人民群众中,而不是在什么由大块石头砌成的建筑物中。”“人民江山论”使江山社稷刻上人民的印章,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誓言,也是承诺。对共产党人而言,坚持人民至上,不仅是责任,更是追求的价值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个都不落下”、抗击新冠疫情“一个都不放弃”,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场观点方法和价值追求的生动写照。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习近平强调:“什么叫人民至上?这么多人围着一个病人转,这真正体现了不惜一切代价。”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每一个生命我们都全力救治,人民的生命和尊严得到了全力保护。“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这是“至上”的内涵,也是价值的最高追求。“人民”是一个集体概念,也是一个个体。需要我们将心比心,倾注感情,不以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把全体人民尤其是大多数普通群众装在心中。因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所以我们“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也是根本立场所在。
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书写人民至上。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民主不是某个国家、某种社会制度的专利,而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习近平用八个“能否”阐明了民主是什么,即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关于人民是不是实现了当家作主,习近平提出了四个“要看”、四个“更要看”: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真正的民主并非停留于字面、止于形式,而是重在落实,看过程更要看效果。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民主是什么呢?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就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马克思在批判把民主和普选权看做万能的这种流行病时强调,依靠普选权来治理国家就像绕道合恩角时迷失了航路的海船水手一样:他们不研究风向、气候,不使用六分仪,却用投票来选择方向,并宣布多数人的决定是不会错的……采用每人发一张选票然后统计人数的普选制来达到目的,无论怎样也是下策。正像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的:“波兰国会里规定:不论通过任何政治方案时,都必须得到每一个议员的同意。就是因为这种的自由,波兰才招了亡国的灾祸。”从中我们更加认清了西式民主的本质,也更能体会“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要义所在。
2、本文档共计 22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