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分类党建工作(31篇)企业党建文稿汇编(202509)
公文写作网

文档

41838

关注

59

好评

99.8%
DOCX

(31篇)企业党建文稿汇编(202509)

(31篇)企业党建文稿汇编(202509)xxxx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助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展现xx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xx考察时指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xx新风采。xxxx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xx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
阅读 195 收藏 22 大小 114.05K 总页数 131 页 2025-09-25 分享
下载文档
/ 131
全屏查看
(31篇)企业党建文稿汇编(202509)
还有 131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31篇)企业党建文稿汇编(202509)

xxxx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助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展现xx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xx考察时指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xx新风采。xxxx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xx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在推动xx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的职责使命,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国企的新使命新定位,实干笃行,勇挑大梁,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xx力量。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能源电力的安全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xx公司作为xx省统调装机容量最大、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综合能源企业,始终秉承“地方所需、企业所能”的发展原则,以坚定的决心和务实行动扛牢能源安全保障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主动服务融入xx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5年累计完成发电量249.95亿千瓦时,圆满完成春节、全国两会等重点时段能源保供任务,为推动xx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澎湃动能。

  能源电力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企业是能源安全保供的“顶梁柱”。xx公司将能源安全保供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点发力,充分发挥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储能等多能互补和调节能力,以及xx流域梯级联合调度的优势,打好能源保供“组合拳”,实现煤电等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互为支撑、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全力做好能源持续可靠供应,切实为xx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支撑。

  大力发展新能源,助力xx产业升级。做强做优新能源产业,既是能源企业加快动能转换、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充分发挥战略支撑作用、更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xx公司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锚定“双碳”目标,扩大有效投资,发电总装机达到1617.5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2.18%,为以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贡献了力量。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xx公司坚定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不动摇,牢牢把握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机遇,深入落实“两重”“两新”部署要求,以更大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在毕节、黔南等地建设风光电大基地,协同推进“xx流域水风光一体化智慧运营”模式,全力做大以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新能源为主体的增量规模,不断提高发展的“含绿量”,为xx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提供坚实的绿色能源基础。

  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企业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更加自觉履行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xx公司紧紧围绕国家所需、产业所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科技成果多点突破,“华电睿信”水电智能监控系统在洪家渡、构皮滩发电厂试运行成功,标志着水电关键核心控制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自主可控。构皮滩水电站工程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其通航工程被誉为华电“水上天路”,创下6个“世界第一”,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当前,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新质生产力成为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动能转换的重要变量。国有企业处在国家创新链条的枢纽位置,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xx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链长”“链主”作用,着力打造以科研项目为牵引、以解决实际科技需求为驱动,深化开展产业链创新链党建赋能行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借助身处xx这一全国算力高地的优势,坚持算力、数据、应用、产业联动,加大与前沿科技企业战略合作,加快企业数字化进程,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和AI大模型在电力行业的融合应用。加快建成“数智xx”,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相得益彰,坚定不移以国之重器担当国之重任。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上,xx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国企担当、主动作为,围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战略支撑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为新征程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引。

  把握赋能机理

  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发展方向重点体现在先进制造、高新技术、数字服务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一方面,颠覆性技术创新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颠覆性技术创新也能通过技术溢出促进技术转移和跨界融合,促进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从而通过技术创新的规模效应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二,新型生产要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能。在新质生产力中起重要作用的新型生产要素,对其他生产要素具有互补或替代效应,能够改变原有要素组合及生产方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同时,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能够捕捉更广泛的消费需求,从而促进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主体支撑。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度高、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突出特点,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在未来产业领域,世界各国对其技术变革与产业发展还缺乏明确思路,这也为后发国家快速追赶提供了机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景广阔,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上大有可为。

  找准主攻方向

  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明确思路,找准主攻方向,通过以下路径实现。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动力”。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推动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工业机器人、芯片、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领域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二是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布局,突破原有的局部专项产业技术创新,加速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加快建设跨学科、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平台,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兼顾拓展前沿领域科学研发的广度和深度。三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链条,通过将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有机结合,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产业效率和质量水平。

  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效力”。破解产业体系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需要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筑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根基。要利用数字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系统改造,推动传统产业技术装备的智能化转型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转型,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开展前瞻性产业布局,重点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集群,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增长点,实现整体产业发展效能跃升;支持一些头部企业布局未来产业前沿领域,鼓励科研人员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依托创新技术、数字平台等形成开放共享机制,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领域,打造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

  更好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活力”。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的融合可有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加快完善数据资源供给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数据要素的生产与供给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与硬件保障。有序探索、适度推进公共数据的运营,鼓励第三方对公共数据进行挖掘与利用。另一方面,加快完善数据要素流通体系。建立健全数据要素的确权、定价等基础性标准,探索适宜的数据交易平台管理与运作模式,完善多层次数据要素交易市场体系,确保数据要素高效安全流通。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数据要素相关法律体系、数据要素市场规则体系、数据要素治理监管体系,加快完善数据资源保障体系。

  着力培育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合力”。人才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能动主体,要通过培养高质量科技人才打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主力军。一是建立高质量科技人才自主培养体系。重点从人才培养平台、人才选拔机制、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着手,大力培养各行业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同时,提高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把握人才竞争优势和科技创新主动权。二是营造有助于科技人才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快形成良好的科研创新生态,为不同创新主体提供公平机会。三是完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结合不同类别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与评价体系相配套的长周期支持机制,形成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内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打通体制机制中的堵点卡点,加快形成相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一是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引领、民生保障、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功能作用。同时,给予其他经营主体足够的发展空间,激发创业创新的巨大潜能。二是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大力破除行政性垄断和地方保护,推动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保障经营主体自主经营权。完善市场信息交互渠道,促进市场信息流动和高效使用,提升市场信息共享水平,使市场规模优势得到充分释放。三是推进科技领域改革创新,增强科研自主权,释放科技创新潜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厚植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加入VIP
1、范文虽好,仅供参阅,请不要照搬!!!
2、本文档共计 131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享受更多尊贵服务

内群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进内部大秘交流群

活动

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