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4-08-29 13:12:11 在2024年全省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转型推进会上的讲话
- 2024-11-10 15:27:52 数智时代社会化生产的五大趋势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智能技术与制度协同下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
- 2023-08-18 07:30:23 政务热线创新工作交流材料
- 2024-05-15 11:30:05 关于数字赋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 2024-10-04 20:42:40 财务数智化体系建设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4-11-13 15:00:26 激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活力与应用潜力
- 2025-08-20 14:09:50 理论发言:用数智化破解基层治理“碎片化”难题
- 2023-07-18 12:46:21 数“智”文明:从可信赋能到文化结合
- 2023-07-18 12:46:21 数智化时代下应用性本科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 2022-10-16 16:49:37 座谈发言:数字化技术让基层治理更智慧
- 2025-09-12 15:57:41 中心组研讨发言: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
- 2023-07-18 12:46:21 以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数字文明发展
- 2023-07-18 12:46:21 科技创新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5-09-12 15:57:41 以技术持续创新支撑“人工智能+”行动加速落地

创意普惠化生产数智化场景多样化——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的新领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今天,人工智能日益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千行百业赋能,为千家万户造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催生文化生产与消费新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创造多元的文化体验……人工智能为我国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向未来,我们要科学把握技术工具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紧紧抓住数智化浪潮赋予文化创新创造的战略机遇,为文化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把握创意普惠化趋势,提升文化供给效能。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创造的主体。人工智能能够拓展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边界,推动人们更好表达对主客观世界的感知。比如,借助AI绘图工具,只需输入简单的提示词并选择目标图像风格,就能创作作品;通过AI音乐创作工具,能让非专业音乐人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人工智能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新创造的大众化,让人们以更加平等、开放的姿态参与到文化创新创造中,共同塑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
从创意普惠化角度看,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完善文化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充分发掘文化数据资源的重要战略价值,将公共文化数据采集、加工、挖掘与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范畴,为文化数据资源的转化共享提供支撑,努力建成分布合理、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文化大数据体系,推动实现文化数据资源的综合转化与合理应用。
不断优化改进算法模型,利用算法引擎适度分析用户行为特征与审美偏好,实现文化资源的精准匹配与场景化激活,努力规避出现“信息茧房”、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呵护健康向上的网络生态,让更多创作者享受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
2、本文档共计 5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